更換壓縮機後冷媒無法充入?4 大常見原因與判斷方式
在空調或冷凍系統維修過程中,最令人頭痛的莫過於「更換壓縮機後冷媒無法順利充入」的情況。以下為實務中最常見的四大原因,以及相對應的判斷方式與建議處理步驟:
🔧 一、系統內部堵塞(最常見)
可能原因:
-
膨脹閥或毛細管堵塞:焊接不當或冷凍油殘留,造成流通阻礙。
-
乾燥過濾器阻塞:內部乾燥劑吸水膨脹,或使用過久導致通路受阻。
-
焊渣或銅屑殘留:壓縮機更換焊接後未妥善清潔,導致異物堵塞管路。
判斷方式:
-
冷媒充入時壓力不上升,或高低壓差異異常。
-
壓力錶低壓端呈現「真空狀態」。
-
壓縮機運轉聲正常,但冷媒幾乎進不去。
🧯 二、真空不足或系統漏氣
可能原因:
-
抽真空時間不足或漏氣,殘留水氣或空氣,造成壓力異常。
-
系統壓差不足,壓縮機無法有效吸入冷媒。
判斷方式:
-
使用真空錶觀察是否能長時間維持低壓。
-
系統壓力若迅速回升,表示漏氣或真空未達標。
-
冷媒注入後短時間壓力過高、排氣溫度異常。
🔁 三、壓縮機旋轉方向錯誤(限三相)
常見於商用冷氣壓縮機。若接線順序錯誤導致壓縮機反轉,將無法產生正常壓差。
判斷方式:
-
聲音異常或無明顯運轉震動。
-
幾乎無法吸入冷媒。
-
嘗試對調任兩相電線觀察是否改善。
🧪 四、加注設備或閥件故障
可能原因:
-
真空泵、鋼瓶、壓力錶或快速接頭故障,冷媒實際未進入系統。
判斷方式:
-
接頭是否有溫差反應。
-
鋼瓶閥門打開時是否有壓力聲。
-
嘗試更換壓力錶組測試確認。
🛠 建議處理步驟
-
確認真空泵、表具、冷媒鋼瓶正常,且能完成抽真空並保壓。
-
檢查是否有壓差,並從高壓側低速充入觀察是否能進入。
-
若無法進入,考慮系統內部有堵塞,應分段測試或重新洗管。
-
建議更換壓縮機時同步更換乾燥器並吹氮清洗,避免殘留物造成阻塞。
📌 專業小提醒
-
R410A 系統需注意「液體加注」、壓差觀察與過熱保護。
-
焊接後建議進行氮氣吹洗 + 抽真空 + 漏氣測試,確保系統潔淨密閉。
留言
張貼留言